兼职做保险“死亡率”这么高,我怎么活下去?

我们上周参加朋友聚会,遇到一个刚刚被同业保险公司劝退的女生,她一脸迷茫:“我是兼职做保险,自己上班挺忙,leader也没怎么教我,有客人来就陪我一起签单。”

做完周围的亲友之后,毫无专业知识去拓展市场的她就无以为继,leader也不再管她了,满一年之后“好几个月没客户来问我了,我就被炒了”。

很多人以为香港保险是“容易赚钱”的朝阳行业,因此想兼职试试,原因不外乎几个:心里没底、不敢辞职、想赚外快、想留后路、照顾孩子。那么兼职真的赚大钱了吗?

 

业内有个精准的比喻说:“脱离团队系统、自生自灭的兼职,就好像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岛。“最近几个月,不少申请者都和我们说:

“之前朋友圈是个在香港的都兼职卖保险刷屏,最近看他们都不发了,问起来说今年不好做,所以不做了。”

 

做完一圈熟人就坐吃山空,是大部分兼职者的噩梦。我们找了过去十几年的大数据,

兼职保险顾问能够生存的概率仅有1/3左右,远低于全职的60%左右。注意这是优秀团队的数据,在一些走“人海战术”和“放羊管理”的团队,全职幸存比例都低于50%,兼职幸存的就更少了。也因此很多人会说“做兼职长不了,不是僵尸粉,就是死得快”。

 

我们团队有小部分兼职同事,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在我们看来,什么样的人可以摆脱“做兼职死得快”的陷阱呢?

 

请丢掉你的打工者思维:生意没有全职兼职之分

香港保险理财行业,本质上是依托保险公司平台、自己创业的生意模式。做生意会分全职兼职吗?

很多企业家旗下有那么多业务线,地产、娱乐、金融、实业,你能说哪个是兼职,哪个是全职吗?

让我们能聊下去的兼职申请者,有没有放弃“打工者思维”是最基本的态度:

当你自己认为只是“业余有空”做个副业,做不下去就走人的时候,你的态度会决定你的行为,而你的行为会决定你的结果。除非运气好遇到“大客户”,否则你很快就会成为那1/3的分母之一。

 

我们团队的兼职同事只有两类:

  • 第一类是短期内打算转成全职的摸索过渡期;
  • 第二类是自己本职工作不忙而且时间灵活,和保险事业有协同效应。

 

而他们的共性是:兼职身份,全职态度。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客户面前不亚于甚至优秀于一位全职顾问。

我们不是放羊,也不是拉人头,每个人进了我们团队,我们就有责任让他优秀。而我们帮助新人的前提,是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诚意和专注。想有几单做几单,做完亲戚朋友就走人的,对不起那些信任的客户,更对不起自己。

 

保证足够的时间和注意力,按专业顾问来要求自己

上星期有个兼职做保险的小A来找我们。她的公司没有团队培训支援,打听到我们团队很专业,有人兼职也做得不错,想换来我们这里,或者叫老公来我们这里挂个牌“风险对冲”。

当我们告知小A试用期要求后,她大惊失色道:“我带孩子很忙的,我老公也有全职工作,能不能要求低点啊!”我们表示她不太适合我们团队的文化,小A不甘心的说:“我真的很想加入你们专业的团队,我只是不想给自己压力而已。”

我们笑着说:

“你也说想加入一支专业的团队,那么请问:如果专业的团队都没有标准,那还配得上专业这两个字吗?

 

小A恍然大悟,沉默一下说:“你们说的很对,我要重新思考一下。”

有多少人和小A一样想“空手套白狼”,既然人在香港,国内亲友来问了,反正不做白不做!这样不愿学习和付出的兼职人士,是不太会加入比较专业的团队的,大多数都喜欢“放羊式”的团队文化,稀里糊涂把熟人都做完了就被炒或者变成“僵尸顾问”,空留几张孤儿单和“友尽”的老客户。

每一位新同事刚刚开始这个行业的前三个月,都是最辛苦也最充实的时光。做ppt和excel对比产品数据,打印几大叠培训材料阅读分析,和同事模拟见客流程和专业话题,把不清楚的问题列下来随时请教。包括我们现在都毫不懈怠,因为每上一个台阶,就发现更多可以学习和成长的:家族传承、信托和大额保单、婚姻法和遗产税解读、CRS、私人银行保单融资。。。。。

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一万个小时才能够成为专家,你一百个小时都没投入,没时间没态度,你不死谁死?

 

你再懂你的老本行,不代表你在新领域牛逼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兼职,是因为他们全职工作资源不错,所以想变现人脉“做大单”,而他们本人对保险这个行业的态度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我见到过一位背景不错的兼职同行,当比他年轻的领导分享经验时,他客气又不失傲气的说:

“我是做过十年外资银行的人,见的大客户多了,在处理客户上,我是有自己的方式的,所以就不劳你们指点了。”

 

结果呢?过了几个月他就愤愤不干了,因为他所认为的客户交流模式行不通,这个领域的潜在客户吃的完全不是他这套。

我们都在金融行业里工作十年,打过交道的客户和合作方有无数国企外企私企。但是我们入行两年了,依然觉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依然会抱着笔记本认真地听90后出色的leader们言传身教。他们的新知识和新想法火花不断,都是认知重构和升级的好机会。

隔行如隔山,一个没有空杯心态,不够谦虚和开放的人,是很难容纳新的知识和提升认知的。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请把你自己当成掉进大海的海绵,谦虚地去吸收和容纳。

 

 

香港保险历经一百多年发展和演进,是一个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的行业。和全职同事的系统支援和时间付出相比,兼职是有严重的先天硬伤的,需要更多的专业和付出去弥补。因此心态不坚定的人,我们不太鼓励兼职。

如果因为客观因素只能兼职,请时刻问以下的问题来警醒自己:

  • 如果客户面前有一个全职同事,系统培训、实战经验、专业积累都多过你,再加上时间投入更多、客户求助随时回应,那么客户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选你呢?
  • OK,你靠人情做了这个客户,那是你欠他人情,还是他欠你人情呢?
  • 他会帮你无条件去转介绍、去推荐你给他的亲朋好友吗?
  • 如果客户需要理赔、缴费、更改资料…的时候你在上班,你能保证和全职同事一样,第一时间处理和提供帮助吗?

 

一个人能送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对他潜在才能的赏识。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愿意帮助暂时无法全职的伙伴们,度过最初这一段艰难又充实的路。但是我们对兼职伙伴的选择更为慎重,不是对的人,我们不太可能帮到你。

请一定记住:创业没有兼职,耕耘才有收获。无论你以什么身份加入这个行业,请对它有尊重和敬畏,更请对得起每一位信任你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