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賣保險不需要專業,那可能是你誤解了保險行業需要的專業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特地在wikipedia上搜索了【專業】的解釋,是指需要特別教育訓練才能從事的工作。當這個詞出現在大多數人腦海裡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反應很容易是醫生,建築師,工程師,我們通俗的稱之為有一技之長的職業。那麼聽起來,對於門檻不太高,沒有過硬的入職要求的保險行業,是不是就沒有專業了呢?

每個公司的hr在招聘的時候,都會定義一個崗位的素質模型,即這個崗位最需要的特質有哪些。根據這些特質找到匹配的人之後,再經過公司從新人期開始的不斷培訓,也能夠成為一名專業的人才。在這裡所謂的專業,指的就是經過公司針對這個崗位的特質進行的專項訓練,而後變得更為成熟的能力。把同樣的邏輯套用在保險代理人這個崗位上,我們最需要探討的是,這群人的專業到底是什麼?首先,必然是過硬的業務知識。包括對保單條款,產品內容,適用狀況的了解。其次,是針對客戶的需求給出定制化方案的能力,這就包含了代理人本身對客戶風險的評估和對產品在不同情景中運用的能力。最後,好的保險代理人當然也要擁有一個好銷售的基礎素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優秀的洞察,對客戶的共情和理解。

當人們說“賣保險不需要專業”的時候,很可能是因為他把賣保險所需要的某一部分能力認定為賣保險的主要或者全部能力,並且人們以為這部分能力是容易的和沒有門檻的。我曾經問過不少在香港各大名校讀書的師弟師妹,怎麼看待他們的研究生同學畢了業去賣保險?不少人回答過相似的答案“覺得如果要去賣保險的話就沒有必要讀這麼多的書了。”我想他們的潛台詞大概是在說,掌握賣保險的知識,是不需要付出這麼多努力的。在入行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樣有過類似的誤區,常常覺得對一個香港高校畢業的碩士生而言,那些保單的知識只要花點心思就能搞定。所以比起很多在銀行或者證券行業的基金經理,弄清楚保單業務知識的確沒有太大的難度。但隨著入行的時間越來越久,才深刻的體會到要在保險行業發展得好,實在太不容易。先不說面面俱到都要操心,所以每樣技能至少都需要不差,保單數字和產品搭配要熟練,見了不同的客戶要能聊,做了方案要懂closing,客戶層出不窮的狀況要能及時應對……即使是每個單項技能要做到極致,都已經充滿考驗了。比如一家保險公司就有這麼多不同的產品,了解起背後的邏輯已經是紛繁復雜,還要做好幾手准備,了解主要競爭對手的系列產品和對比,就更具挑戰;比如客戶的年齡和家庭狀況各有不同,回答A的答案不一定B能夠接受……所以賣好保險所需要的專業,遠沒有看起來這麼簡單,一樣好不易,樣樣好更難。

我們的理想區,針對專業技能的培訓系統在保險行業內是知名的,周一到周五的每天早晨9點15我們都在接受“車輪戰”式的培訓,縱使如此,一個應屆畢業或者工作幾年的年輕人,在面對很多較為年長的或者中高淨值的客戶的時候,依然有太多東西不了解和控制不好。每個從業者入行的時候所處的位置和現成的資源不同,也就決定了他入行以後要解決和面對的問題不同。如何去找到細分的市場,定位自身的目標客戶並提供有特色的服務,入行以後,大家既要接受培訓,也要自我提升。因此要在幾個部分的能力同心圓中找到自己獨特的交叉點,對每個從業者來說都是一門功課,這個功課的答案也造就了每個人的專業。而且那個同心圓的交叉點定義了一個從業者的獨一無二,所以年輕人加入保險行業,完全不需要擔心因為沒有專業壁壘而被社會的競爭淘汰,畢竟任何行業,都是做到了最好的人才來談專業的。我們也很歡迎你們加入我們這個行業內的好區域好平台,在高一些的起點追求理想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