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晨会上,W大提到一位资深老前辈曾经给他这么一个提醒:保险业专门收拾聪明人。我们一愣,聪明人怎么会混得不好呢?脑子活络是好事情啊!原来前辈的意思是,聪明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到很多领域里去蹭一脚,结果反而啥也干不好。聪明人最大的敌人是无法专一。
这点其实让自诩还算是个“聪明人”的我挺困惑的。现在不都讲究斜杠青年吗?不都说从其他领域吸取经验吗?销售行业不就得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吗?多涉猎,有何错呢?有一次听北大的刘澜教授讲课,挺有启发,虽然我的理解未必正确,但期望能够抛砖引玉吧!
刘澜老师有一次提到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阅读过管理学著作的,应该都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是大名鼎鼎的《基业长青》这本经典著作的作者,那本书分析了18家基业长青企业的成功秘密。但有一次,柯林斯碰到麦肯锡的一位高管,他对柯林斯说:《基业长青》这本书很好,但没啥用。柯林斯很惊讶:这怎么说?这位高管说:你写的那些公司,本身就有很伟大的创始人,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公司打造得很伟大。可绝大多数公司并不是这样的,大多数都是很平庸的。你写的这些经验是生而伟大的经验,对大多数公司不管用。
柯林斯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于是重新去研究,找一些原本长期平庸的公司,看看他们能否转变成伟大呢?他定义的“长期平庸”是至少连续15年,业绩等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变成伟大”的定义是,至少连续15年,业绩保持在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他研究了1435家企业,最终还真找到了11家符合这两个标准,比例不到1%。他仔细研究这11家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这11家中有些是非常专业化的公司,而有些则本来是多元化,但后来砍掉了不赚钱的部门,变成了专业化。他的结论是:只有专业化的公司才可能从平庸到伟大。这个研究整理后,柯林斯出版了另外一本管理学大作《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刘澜老师说,这个中文翻译是错误的,因为柯林斯的精确意思是:从平庸到伟大。
From Good to Great中提出的“三环理论”
这个就让我想起曾经和W大聊天时,他问我:你觉得我为什么不像很多区域总监那样搞各种跨界生意?我说:一定不是因为没有投资机会。他说:对,有不少人找我要投资这个,投资那个,但是我觉得我的智商和精力,只能把一件事做好。既然我做保险,那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思考如何把保险做到最好就行了,其他领域太复杂。现在我回想起来,这不是自谦,而是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今行业越来越细分化,每个领域都是一座高高的山头,要爬到顶端看清楚未来方向并不容易。聪明人最大的麻烦就是过分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能懂,什么都能兼顾,结果常常打脸。
曾经我以为我能够精通葡萄酒,考试也一路从2级考到WSET3级,要知道三级已经是大部分从业人员止步的等级。我原以为,只要下苦功夫,4级和传说中的Master of Wine也不是不可能啊?懂行的人就知道,太天真了!聪明人,不要小瞧了任何行业的深度。我想到了数学系同学曾经说:一个数学家如果30岁之前都没有成名,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同样,如果30岁还未在一个领域成为“公认天才”,那么也就不要认为自己真的足够聪明了。
我一直认为,想要有创造力,就必须从其他领域中获得灵感启发,学习其他行业的有效模式。那这算不算分心跨界了呢?我迭代认知之后的理解是这样的。
从其他领域中找到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是必须的。在目前科技变化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年代,闭门造车简直就是自断前程。但学习借鉴,并不代表自己真得要跨入其中。了解区块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对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并不代表自己就要投入大把的时间和财富投资到区块链之中。若仅仅是财务投资,或许无碍;但若真心要开辟新的创业方向,那最好评判下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兼顾。
此外,专注于保险业也确实可以引入其他行业的合作,专注战略性地跨界。安永的《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就展示过这么一个“健康险生态闭环”,其中蕴含了整一条客户以家庭为中心时,存在的各种需求,以及保险业及医疗、信息行业可以做的事情。我觉得这张图就是保险业“专注跨界”的路线图。若有保险人能够做好其中某几个环节,相信客户体验一定能够大大提升,甚至能够开创新的保险商业模式。
还有一个我自己想劝诫聪明的保险人的是:在没有打好功底之前,不要自创一套!很多聪明人觉得在原本的行业中已经经验丰富,卖保险又不难!于是觉得公司培训和Leader教授的方法太low,总想着用自己的“高大上”方法。结果常常是一头撞上南墙。
相反,有些看似“笨笨”的保险人,非常听从基础培训,该干嘛就干嘛,严格遵循销售流程和工作习惯,反而起步很快。永远记住一点:团队Leader辛辛苦苦把一个新人招募到团队中,绝对不是让他轻易失败的!教授的内容都是那么多年、那么多人累积教训后得出的,虚心学习才是王道。等将来自己牛逼了,再创一套也不迟。
保险业专门“收拾”聪明人。老人家的话,是那么多年“看人”经验的总结,我们年轻人必须得听进去。专注做好手上的事,把聪明用在正确的地方,或许才是从平庸转变为卓越之道。期望对你有所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