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贴士避免「断供无赔」

最近大台某电视节目播出了一宗保险索偿争议,事主买的人寿保单供了18年,过身後家人却得不到赔偿,然後节目大字标题写着「有供无赔」。不过,只要看毕整个节目,就会了解又是「标题党出没」哗众取宠,正确应该是「断供无赔」。

个案中的事主李先生在1991年所买的人寿保险,设有抗通胀的选项,即保额会年年增加以抵消通胀影响,惟保费也会相应增加,结果保费由1991年每半年约1700元加至2016年每半年逾26000元。期间李先生曾联络保险公司查询保费供款,职员表示李先生可选择供款或不供款,如不供可以利用保单内的现金价值缴交保费。於是李先生自2009年起便间歇性供款,按节目显示的文件可看出,实际是大部分时间也没有供款,所以保单便启用了「自动保单贷款」功能。

抗通胀选项加重供款负担

2012年李先生不幸患上胃癌四期,由於李生李太要专心做治疗,忽略保单事宜。直至2016年,李太发现家中有一封「缴费通知书」才发现保费逾期,之後虽然主动联络保险公司补交保费,但保险公司表示保单已经失效。李先生其後不幸离世,李太拿着失效的保单当然无法进行人寿理赔,所以有感18年供款等於「白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笔者十分同情李生李太的遭遇,大病当前,交保费这种琐碎事,确实很易被遗忘,但毕竟这事出於投保人的疏忽,他生前也曾为此自责,该保险公司只是依足规例办事,亦难以追究其过失。

为了避免再有相似的不幸事件发生,有几点想提醒读者。首先,大家要慎重考虑是否需要反通胀选项,从上述个案中,李先生的保费在25年间,在复息效应下增幅超过15倍。就算当年通胀不高,甚至通缩,或是投保人收入下跌,保费仍然会继续加,究竟投保人的经济能力能否负担有关增幅?若然投保人打算行使「自动保单贷款」缴交保费,在反通胀选项之下,会加速耗尽保单内的现金价值。

不宜滥用自动保单贷款

第二,投保人不宜滥用「自动保单贷款」功能。该功能是为保障投保人的保单权益之用,例如忘记交保费,又或是投保人突然遇上财务周转困难,便可利用「自动保单贷款」缴交保费,以防断保,但假如投保人财政能力没有问题,继续供款会比较好,一来不会影响保单的红利滚存,二来可以防止现金价值耗尽而令保单自动中断。

假如迫不得已动用了「自动保单贷款」,由於这是属於短期贷款模式,当经济状况好转时可马上向保险公司还款,便不会影响到保单价值。虽然此举要付贷款利息,但理财上却更具弹性,因为红利一旦提取後,便无法再存入保单之中,要重新累积红利。而局部退保不止影响保单价值,更会影响保障金额,以往的供款也是白废。

其实李先生个案中也有「伤残保费豁免权益」,假如李生在2012年发病时能及时申请,保费便可豁免直到康复,可避过「断保」一劫。究竟伤残保费豁免权益是什麽?下次再续。

(原文刊登於2023年2月18日 信报<保险解码>两贴士避免「断供无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