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周參加朋友聚會,遇到一個剛剛被同業保險公司勸退的女生,她一臉迷茫:“我是兼職做保險,自己上班挺忙,leader也沒怎麼教我,有客人來就陪我一起簽單。”
做完周圍的親友之後,毫無專業知識去拓展市場的她就無以為繼,leader也不再管她了,滿一年之後“好幾個月沒客戶來問我了,我就被炒了”。
很多人以為香港保險是“容易賺錢”的朝陽行業,因此想兼職試試,原因不外乎幾個:心裡沒底、不敢辭職、想賺外快、想留後路、照顧孩子。那麼兼職真的賺大錢了嗎?
業內有個精准的比喻說:“脫離團隊系統、自生自滅的兼職,就好像一座無人問津的孤島。“最近幾個月,不少申請者都和我們說:
“之前朋友圈是個在香港的都兼職賣保險刷屏,最近看他們都不發了,問起來說今年不好做,所以不做了。”
做完一圈熟人就坐吃山空,是大部分兼職者的噩夢。我們找了過去十幾年的大數據,
兼職保險顧問能夠生存的概率僅有1/3左右,遠低於全職的60%左右。注意這是優秀團隊的數據,在一些走“人海戰術”和“放羊管理”的團隊,全職幸存比例都低於50%,兼職幸存的就更少了。也因此很多人會說“做兼職長不了,不是僵屍粉,就是死得快”。
我們團隊有小部分兼職同事,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在我們看來,什麼樣的人可以擺脫“做兼職死得快”的陷阱呢?
請丟掉你的打工者思維:生意沒有全職兼職之分
香港保險理財行業,本質上是依托保險公司平台、自己創業的生意模式。做生意會分全職兼職嗎?
很多企業家旗下有那麼多業務線,地產、娛樂、金融、實業,你能說哪個是兼職,哪個是全職嗎?
讓我們能聊下去的兼職申請者,有沒有放棄“打工者思維”是最基本的態度:
當你自己認為只是“業余有空”做個副業,做不下去就走人的時候,你的態度會決定你的行為,而你的行為會決定你的結果。除非運氣好遇到“大客戶”,否則你很快就會成為那1/3的分母之一。
我們團隊的兼職同事只有兩類:
- 第一類是短期內打算轉成全職的摸索過渡期;
- 第二類是自己本職工作不忙而且時間靈活,和保險事業有協同效應。
而他們的共性是:兼職身份,全職態度。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客戶面前不亞於甚至優秀於一位全職顧問。
我們不是放羊,也不是拉人頭,每個人進了我們團隊,我們就有責任讓他優秀。而我們幫助新人的前提,是他們對自己的事業有足夠的誠意和專注。想有幾單做幾單,做完親戚朋友就走人的,對不起那些信任的客戶,更對不起自己。
保證足夠的時間和注意力,按專業顧問來要求自己
上星期有個兼職做保險的小A來找我們。她的公司沒有團隊培訓支援,打聽到我們團隊很專業,有人兼職也做得不錯,想換來我們這裡,或者叫老公來我們這裡掛個牌“風險對衝”。
當我們告知小A試用期要求後,她大驚失色道:“我帶孩子很忙的,我老公也有全職工作,能不能要求低點啊!”我們表示她不太適合我們團隊的文化,小A不甘心的說:“我真的很想加入你們專業的團隊,我只是不想給自己壓力而已。”
我們笑著說:
“你也說想加入一支專業的團隊,那麼請問:如果專業的團隊都沒有標准,那還配得上專業這兩個字嗎?”
小A恍然大悟,沉默一下說:“你們說的很對,我要重新思考一下。”
有多少人和小A一樣想“空手套白狼”,既然人在香港,國內親友來問了,反正不做白不做!這樣不願學習和付出的兼職人士,是不太會加入比較專業的團隊的,大多數都喜歡“放羊式”的團隊文化,稀裡糊塗把熟人都做完了就被炒或者變成“僵屍顧問”,空留幾張孤兒單和“友盡”的老客戶。
每一位新同事剛剛開始這個行業的前三個月,都是最辛苦也最充實的時光。做ppt和excel對比產品數據,打印幾大疊培訓材料閱讀分析,和同事模擬見客流程和專業話題,把不清楚的問題列下來隨時請教。包括我們現在都毫不懈怠,因為每上一個台階,就發現更多可以學習和成長的:家族傳承、信托和大額保單、婚姻法和遺產稅解讀、CRS、私人銀行保單融資。。。。。
在一個領域精耕細作一萬個小時才能夠成為專家,你一百個小時都沒投入,沒時間沒態度,你不死誰死?
你再懂你的老本行,不代表你在新領域牛逼
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兼職,是因為他們全職工作資源不錯,所以想變現人脈“做大單”,而他們本人對保險這個行業的態度是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的。我見到過一位背景不錯的兼職同行,當比他年輕的領導分享經驗時,他客氣又不失傲氣的說:
“我是做過十年外資銀行的人,見的大客戶多了,在處理客戶上,我是有自己的方式的,所以就不勞你們指點了。”
結果呢?過了幾個月他就憤憤不干了,因為他所認為的客戶交流模式行不通,這個領域的潛在客戶吃的完全不是他這套。
我們都在金融行業裡工作十年,打過交道的客戶和合作方有無數國企外企私企。但是我們入行兩年了,依然覺得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依然會抱著筆記本認真地聽90後出色的leader們言傳身教。他們的新知識和新想法火花不斷,都是認知重構和升級的好機會。
隔行如隔山,一個沒有空杯心態,不夠謙虛和開放的人,是很難容納新的知識和提升認知的。這是一個全新的行業,請把你自己當成掉進大海的海綿,謙虛地去吸收和容納。
香港保險歷經一百多年發展和演進,是一個博大精深、學無止境的行業。和全職同事的系統支援和時間付出相比,兼職是有嚴重的先天硬傷的,需要更多的專業和付出去彌補。因此心態不堅定的人,我們不太鼓勵兼職。
如果因為客觀因素只能兼職,請時刻問以下的問題來警醒自己:
- 如果客戶面前有一個全職同事,系統培訓、實戰經驗、專業積累都多過你,再加上時間投入更多、客戶求助隨時回應,那麼客戶為什麼要“退而求其次”選你呢?
- OK,你靠人情做了這個客戶,那是你欠他人情,還是他欠你人情呢?
- 他會幫你無條件去轉介紹、去推薦你給他的親朋好友嗎?
- 如果客戶需要理賠、繳費、更改資料…的時候你在上班,你能保證和全職同事一樣,第一時間處理和提供幫助嗎?
一個人能送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就是對他潛在才能的賞識。我們歡迎志同道合的伙伴,也願意幫助暫時無法全職的伙伴們,度過最初這一段艱難又充實的路。但是我們對兼職伙伴的選擇更為慎重,不是對的人,我們不太可能幫到你。
請一定記住:創業沒有兼職,耕耘才有收獲。無論你以什麼身份加入這個行業,請對它有尊重和敬畏,更請對得起每一位信任你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