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剛剛加入保險業的第二個月,實在沒有客戶見,於是我想著試下打Cold Call。在網上查一些創業公司的電話,想著他們可能會對團體保險感興趣。這個想法很不錯,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我看著桌上的那部白色泛黃的電話機,就好像看著一個怪物一樣,根本不敢碰。盯著這個電話整整三分鐘,我想這不行啊!電話又不會吃了我!一狠心拿起話筒,播了電腦屏幕上顯示的那個號碼。
嘟嘟嘟…… 電話裡在嘟,我的小心髒在“砰砰砰”,我好希望這個電話沒有人接。突然間,嘟嘟聲變成了一句:“你好,找哪位?”我都快窒息了,弱弱地憋出一句:“您好,你們HR在不在?我想和他談一下你們的團體保險…….”“哦,他不在。我們團體保險八月份才續,到時候你再打過來吧?”“好!那就這樣!”其實我想說:“不在?那太好了!”“啪嗒”把電話給掛了。然後我在那邊喘氣喘了整整五分鐘……. 這就是我記憶深刻的第一次cold call。
此後再也沒有再用打陌生電話的方式獲客,主要原因還是怕被人直接拒絕,電話裡一定要別人親口對自己說“不”,多傷害我的小自尊呀。是不是很可笑呢?只不過,就算不做cold call,熟人也同樣會拒絕自己呀!每次被拒絕,心理總是不舒服。被人拒絕簡直就是新人階段的日常生活,要不怎麼說保險不易做呢?
不知道你的培訓中是如何教導面對拒絕的?反正接受的培訓中,主要就是兩點:第一,人家是拒絕你的提議,而不是拒絕你這個人;第二,被拒絕多了,臉皮就厚了唄。從難受到接受,這是個必經的過程,所謂: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在MDRT最後一天的年會上,有一位來自北京的演說家,名叫:蔣甲,用英文講了他面對拒絕的故事,他的經歷讓我驚訝地下巴都掉了。當我們幾個同事在微信群裡紛紛感嘆時,我寫了這麼一句:建議以後新人把這個方法當作必修課程!他到底做了什麼呢?
蔣甲從小在北京長大,本科時到美國就讀,然後進入大公司工作,結婚生子,讀MBA,和無數的華人留學生沒啥區別呀。當他30歲時,他突然也意識到了:是啊!我這人生簡直蒼白到無力啊!可是曾經我的夢想是成為像比爾·蓋茨那樣的人,甚至我當初夢想要創立一家公司,把微軟給買下來!而如今呢?我卻在大公司裡打工慢慢在升職路上爬樓梯!於是,他決定:辭職創業!
可創業哪有那麼容易?沒啥人脈,也沒什麼特別好的想法,之前打工積攢的一點積蓄,在創業路上很快就花得差不多了。而在找投資者的路上,蔣甲被各種拒絕,他不想放棄,但是卻又很害怕被拒絕的感覺。於是他開始尋找如何面對拒絕。他一開始找到了什麼呢?可能和你我經歷的差不多,找到各種雞湯,各種勵志故事告訴你,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等等。這些對他而言當然沒啥作用。偶然間,他找到一種叫“拒絕療法”,是一種游戲,這個游戲的本意是:你要有意地不斷尋求拒絕,直到自己對“不”這個詞變得麻木!就好像我們健身,不斷地在撕裂肌肉,一開始很痛苦,可是漸漸地肌肉不也越來越強大了嘛?他認為可以一試!
這個拒絕療法本身是一種卡牌游戲,每張卡片上列出了一個“大冒險”類似的任務,當然結局是很大程度會受到別人的拒絕。蔣甲覺得,卡片上由別人定下的任務太無趣了,要玩就要玩極端的!於是,他開始自己的100天拒絕之旅!每天他會設定一個尋求拒絕的想法,然後偷偷地用iphone錄下整個場面,放上Youtube!在他的網站上,你可以找到他100天拒絕的完整列表:
https://www.rejectiontherapy.com/100-days-of-rejection-therapy/
第一天的拒絕嘗試,自然是非常緊張的!他選擇的目標是:向一個辦公樓的保安借100美金。向陌生人借錢?誰會借給你啊!這個結局當然就是拒絕,他就是衝著被拒絕去的!可是,真的要干的時候,當然很緊張啊!要知道,那個是保安耶!人家手上說不定有武器!身材也通常都很魁梧!會不會把自己當成神經病?用手臂卡住自己的脖子?或者用電擊槍把自己給電暈了?
他想到這些越來越緊張。可他想這就是他今天的任務,於是豁出去了,走向那個保安,對他說:“打擾一下……. 我可以問你借100美元嗎?”
保安皺皺眉頭,“不可以。這是干嘛?”
“不可以?好吧,不?那好吧,謝了!”他磕磕絆絆地說完,然後像逃命一樣地走了。我聯想到他的舉動就如同我當初打第一個cold call電話一樣,被拒絕後就快速逃命。可當他回看這段拍攝視頻時,這個保安其實也沒那麼可怕呀!面對那個疑問“這是干嘛?”,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回答,比方說“我只是看看是否會有奇跡發生,要是你信任我,可以借給我100美金,我就會馬上把錢還給你的!”這樣的結果會不會不同呢?
蔣甲想:如果對拒絕少一些恐懼感,用更輕松的、哪怕是裝出來的口吻詢問,那會如何?結果就是誕生了讓蔣甲第一次出名的“拒絕之旅”。
那天,他選擇了一家甜甜圈店,試試看讓店員做一份奧林匹克五環樣子的甜甜圈!這要求明顯有點無釐頭,被拒絕的可能性也是挺大的嘛!當時店裡有不少人,店員忙碌地處理客戶的要求。等排到他時,他微笑地說“能幫我做幾個定制的甜甜圈嗎?”
“您需要什麼樣的定制呢?”
“啊,我想要一個…… 奧林匹克甜甜圈。”他其實依然很緊張,但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看著店員的眼睛,說“能幫我把五個甜甜圈連在一起,做成奧林匹克標志的樣子嗎?”
店員歪歪頭,摸了摸下巴,然後驚訝地喊了一句:“喔!”幾秒鐘後,她問:“您什麼時候需要呢?”
“啊?”這個回答讓蔣甲非常得意外,都不知道該怎麼答了。
“什麼時候要?”店員重復道。
“就….. 15分鐘?”蔣甲以為店員會直接拒絕他,然後和對方說為什麼提出這個要求,開個玩笑,讓對方別在意。可沒想到對方竟然答應了!他對該怎麼回答完全沒有准備!於是,希望給個比較急迫的時間,期望對方拒絕這個要求。
店員轉頭,摸著下巴,開始想。接著,她掏出了紙筆,開始和蔣甲討論這個甜甜圈要做成什麼樣子!最後她說“我去看看能不能做到!”隨後消失在廚房裡。
幾分鐘後,這個店員從廚房裡走出來,捧著一個甜甜圈的盒子,裡面就是下圖所示的五個連著的甜甜圈!每個環上還塗上了不同顏色的糖霜!
蔣甲對於這個傑作太驚訝了!他問需要多少錢?貴一點也願意接受!沒想到這個店員說:沒事的,算我的!什麼?蔣甲問了兩次,問她是不是開玩笑?這個店員笑笑說:算她的,不用給錢。最後蔣甲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個視頻發布到Youtube後,引起了廣泛的傳播,讓蔣甲的拒絕挑戰火了,讓這個叫“潔姬”的店員出名了,讓這家甜甜圈店也做了免費宣傳。可以說,原本期待的“拒絕”,沒想到換來一次大大的驚喜。這份驚喜不但是一件禮物,更是開啟了蔣甲成為“拒絕治療專家”新的創業之路!
蔣甲那100天的拒絕故事,有很多都換來了“Yes”!這反而讓他都很苦惱,因為他的本意是讓自己習慣“被拒絕”!這也讓他確信:拒絕只是一個觀點而已,這個觀點可能因為時間、環境、心情、甚至你怎麼要求,而發生很大的改變。但告訴你這個結論也是沒用的,需要你自己親自去體驗感受,從而去驗證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如果你還處於害怕拒絕的階段,要不要也試一下“100天拒絕療法”?找一些和保險銷售無關的事情,去嘗試一下拒絕!下次去麥當勞,試試看要一份“全家桶”?
如果你對蔣甲的拒絕療法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到他很多TED演講。他也出版了一本書,有中英文兩版,叫做:《沒有永遠的拒絕,你只是暫時不被接受》。吉力在之後的推送中,也會分享這本書的讀書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