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投资高手并非看他在升市时可以赚多少,而是在跌市之时他能否将损失降至最低,甚至有所斩获。所以有经验的投资者一般都是以控制风险为大前提,然后才考虑回报。
上次跟大家分享过如何评估自己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但知道之后,如何落实设计强积金投资组合、以达到分散风险目的呢?
切记做好资产配置
在坊间一般会有三大分散风险法则,第一是做好资产配置,分散投资于不同资产。在投资世界经常说:「别把所有鸡蛋放于一个篮子里。」目的就是要避免全军覆没的情况。
之前也说过,强积金有五种不同的基金,分别是股票、溷合资产、债券、保证及保守基金,风险各有不同。很多人误以为,能承受高风险便将资金100%投放在股票上,这就是过度集中风险。一旦遇上像2008年金融海啸,绝大部分股票基金都录得显着跌幅,大家的强积金因而会大缩水。因此,能承受高风险人士,虽然可以投放较多资产于股票上,但亦宜放小部分在债券或保守基金等低风险资产。中度风险的人士则可考虑将较大比例放于债券,少量于股票及保守基金。保守型人士则宜投放大部分于保证或保守基金,但亦要拨少许于债券及股票投资,以避开通胀。
若然大家不想麻烦,其实投资于一隻溷合资产基金,已经是分散风险的举动,因为这类基金会有一定比例投资于股票及债券,有些设目标年期的基金更会随时间调整资产比例,为投资者减低风险。
第二个法则是投资市场的分散。一般而言,投资市场多以地区分类,例如香港、美国、欧洲、大中华、新兴市场,亦有些基金会以板块作为分类,例如科技、医药、金融等等。每一个地区及板块都有投资周期,没有一个市场会只升不跌。
大家回想在2013年至2016年,港股表现不济兼跑输大市,当时如果只单一投资于港股基金的打工仔,就会发现自己的户口数字一直停滞不前。但如果于那段时间有投资美国或环球市场的打工仔,户口则会有不俗增长。但到2017年,港股变得气势如虹,多隻港股基金有三成至四成的升幅,大幅跑赢其他市场。若然大家能分散市场,既买港股又买美股,便可食尽不同时期的升幅。对于「懒人」投资者,则可考虑买投资于环球的基金,这些基金会分散投资于不同地区,亦有助分散风险。
第三个分散风险法则是平均成本法,在特定时间投入固定金额买入资产,分散买入成本的风险。例如每个月都固定投入2000元买入某股票,当股价下跌时可买入更多单位,令平均入市价下跌,直至该股下一次升浪时,大家便可赚得更多。事实上,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升市或跌市周期,就算是股神毕非德,也无法准确估顶或摸底。因此,利用平均成本法投资,大家便毋须担心会在高位入市而成「蟹民」。
在强积金的世界里,若然大家是合约僱员,公司定时定候出粮及供强积金,已经是在利用平均成本法来投资。至于自僱或打散工的人士,由于未必能定时出粮,难以做到平均成本法,所以在投资配置上,便宜保守一点,以避开价格波动的风险。
(原文刊登于2018年7月21日 信报<保险解码>《分散投资风险三大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