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某位金融KOL网上发文,拿了某间英资保险公司旗下一个储蓄产品回报表现,与最初计划书的预期回报比较,发现落差很大。虽然该KOL文中也有提及并非所有保险储蓄产品回报都差强人意,也有些保险公司可以实现回报承诺。但整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是点出,储蓄保险不值得投资。
事件引起任职该英资公司名人在社交媒体撰文反击,个别媒体又藉着事件大做文章,不但攻击储蓄保险,连保险从业员也被拖下水,批评保险代理为赚佣金,只硬销储蓄保而不推定期寿险。
其实这种话题也不是新鲜事,坊间不时有人拿其他投资,例如股票甚至是定期存款,来与储蓄保险作比较,最後武断地说储蓄保险呃人。笔者早年在专栏中也曾撰写相关文章澄清观点。不过,今次事件被大肆渲染,为怕市民接收了一些错误资讯,所以在此再撰文以正视听。
英式红利及美式红利有别
先说今次事件的源起,有关KOL拿着某保险公司的某个产品的某个年份表现来做文章,大家看到如此多「某」,已知道当中很多前设,可以说这只是个别事件,很难以偏概全代表所有储蓄保险产品。
据了解,事件提及的保险产品是一份5年供款的英式红利储蓄计划。所谓英式红利又名归元红利,其理念就像股票派红股,只要一日不退保,红利便难以锁定,其价值会随市场资产价格变化而升跌。所以遇上某年投资气氛差时,像今年股债价格都大跌,表现会大受影响。相反,当退保时遇上投资市场大牛市,回报便有机会高於预期。
坊间其实也有美式红利储蓄保险可供选择,这种分红形式像股票派现金股息般,所得的分红已经锁定,可以随时从保单提取,如果红利继续放在保单,保险公司只会根据一个特定的息率积存生息,回报虽较有保证,但会比英式分红保单增长来得慢。
两者各有特点,就像你有一笔闲钱,究竟选择做定期存款还是买股票,是属於个人投资取态,并没有对与错之分。
如果你想要高回报,就要承受较高风险。事件中的保单,在保监角度其实被归类为投资成份保险,而非传统寿险,客户投保时应该已明白个中需承受的风险,假如你真的接受不到市场波动,便应选择较低回报但稳定的美式分红产品,不能批评「赛跑冠军游泳慢」。
供款年期及货币单位影响回报
何况也不是所有英式分红计划都表现不济。今次事件中的英资保险公司也有作出回应,笔者透过同业取得这份内部文件,当中有几个重点值得分享,读者可以留意。
美元保单多数投资於美元资产,包括股票及债券,港元保单则较多投资在港元资产。文件提到在相关时段,美元保单的回报表现较港元保单佳,因为近年美元资产回报均高於港元。而事件中的保单正正就是港元保单,所以回报表现较落後。
另外,在相关时段,整付保费的计划整体表现亦较5年期供款计划为佳,尤其是美元保单,很多现金比率都达到100%以上,部分年期保单更提早一年回本。至於整付港元保单,总现金价值比率普遍达九成,而2018至2020年等较近期生效的保单,总现金价值比率也超过100%。
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间公司丶同一个计划,但不同供款年期丶不同生效时间,以及不同货币单位的保单,回报和红利实现率亦有差异。现在坊间只以一个产品的某一年计划,便一竹蒿打遍所有储蓄保险,实在有失公允。
(原文刊登於2022年9月17日 信报<保险解码>《储蓄保单回报 影响因素多元》)